涂料厂废水用絮凝剂的处理方法及操作流程
发布时间:2019-07-05 17:07:19 浏览
次
涂料厂废水用絮凝剂的处理方法及操作流程
涂料在生产过程中大多涉及树脂合成,并使用有机溶剂和助剂等多种化工原料,同时还含有大量作为增稠剂和分散剂的各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工业废水的排放,另外,涂料废水中还含有大量纳米级超细的无机物料,如钛白粉(TiO2)、高岭土和各种有色颜料等。今天就由河南开碧源
聚丙烯酰胺生产厂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涂料废水的处理工艺。
物理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作为涂料废水的预处理或单一处理手段,在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和颜料色素等物质以及固体物质和重金属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
气浮法
涂料废水中含有相当比例的易挥发成分和油类,可以采用气浮处理,即通过高度分散的微气泡作为载体,粘附废水中的悬浮物,使其密度小于水而上浮到水面或利用絮凝剂的絮凝作用以实现固液分离,应用气浮法可使废水中悬浮物去除率达到65%,CODCr和生物耗氧量(BOD5)去除率均在50%以上,可以作为均质后一级处理。
混凝法
混凝法是工业废水处理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细小悬浮物及胶体颗粒,降低废水的浊度和色素,它既可独立作为一种处理方法,又常与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以碱性氯化铝作絮凝剂,聚丙烯酰胺作助凝剂,对进入调节池的废水进行了混凝—气浮处理,取得了满意效果,采用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作絮凝剂对含油漆废水进行絮凝试验,研究发现,这种絮凝剂的用量仅为化学絮凝剂用量的1/20,且受pH值影响极小,受温度影响不大,同时絮体形成迅速,具有无毒、无二次污染、使用简便等特点,在间歇式生产水溶性涂料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清洗废水,约占排放废水总量的65%。
吸附法
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剂的表面吸附废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污染物,达到废水净化的目的,对涂料废水原液进行粗吸附和絮凝沉降后,采用复合配比的活性炭进行处理,用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相结合的方法,使涂料废水处理后达到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萃取法
萃取法是利用特定溶剂与废水充分混合接触,使溶于废水的某些污染物重新进行分配而转入溶剂,然后将溶剂和萃取后的废水进行分离,从而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经过预处理后的有机废水与其他废水汇合,依次进行焦炭吸附、气浮、电解、氧化塘的处理,净化效果更好。
膜分离法
膜分离技术在大规模废水处理和回用中的应用是近几年才被接受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据研究报告,到2006年膜技术用于废水处理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8%,目前在处理涂料废水方面,国内外主要采用微滤(MF)、超滤(UF)和反渗透技术(OR)。
微滤
微滤和超滤多用于反渗透的预处理部分,二者都是在静压差的推动作用下进行的液相分离过程,通常,能截留相对分子量在500~106的膜分离过程称为微滤。
超滤
超滤适用于分离分子量大于500、直径0.005~10μm的大分子和胶体,可用于截留涂料的色料,电泳漆废水中的漆料占使用漆料总量的10%~50%,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浪费资源,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应用超滤法可以回收废水中的电泳漆,剩下的水可回用作清洗水;同时还可使有害无机盐透过超滤膜,从而提高电泳漆的比电阻,改善电泳涂漆的质量,目前,微滤和超滤多用于反渗透的预处理部分,预计在今后几年内,应用将增长较快,废水回用中微滤、超滤已占其设备总生产能力的1/5以上。
反渗透
当稀释液和浓缩液被半透膜分开时,在浓缩液的方向施加一个外部压力,浓缩液的水分子将渗透到稀释液侧,这种现象称为反渗透,目前,应用反渗透技术处理工业废水,经处理的水和截留浓缩液的组分可就地回用。
超滤/反渗透耦合
超滤技术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绝大多数的悬浮物、胶体以及部分附着在悬浮物上的有机物,与反渗透技术联用,即使用超滤作为预处理,可使反渗透进水水质得到较好的控制,从而减少反渗透膜的清洗频率,简化预处理的操作,目前,98%的车体都采用电泳漆作为底漆,为了提高电泳漆和水的回收率,目前国外许多厂家采用了超滤/反渗透耦合技术。
以上由河南开碧源
聚丙烯酰胺生产厂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涂料厂废水用絮凝剂的处理方法及操作流程,如果您在使用过程中有疑问,可以随时来电咨询我们:185-308-29066,同时可关注我公司官方网站:
www.kaibiyuan.com了解更多产品知识。